
一、前言
国家羽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依据2016年度涉及的社会责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作业、检测工作质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职工权益保护、公共关系与社会公益事业、诚信文化建设)编制本报告,并承诺报告内容真实可靠。
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情况。
国家羽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的运行主要依据母体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的体系管理文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第八版),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核心,以“公正检测、科学检测、诚信检测”为己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社会责任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立了以中心负责人为组长的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中心社会责任工作战略及方针,审批中心社会责任规划和工作计划,领导和推进社会责任日常工作,处理社会责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心社会责任工作办公室联合财务科和人事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开展社会责任培训,协调中心社会责任工作。
三、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一)诚信责任
本中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和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评审准则为准绳,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服务工作的相关资质,并以GB/T 31880-2015《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严格规范中心诚信建设。本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始终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不从事和参与任何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独立和诚信的活动,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及欺诈行为,工作中能严格保护客户相关业务资料,自觉接受各级政府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通过运用和遵守标准,形成了标准化工作模式,优化了内部工作流程,有助于内部管理规范化,提高了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二)经济与服务责任
2016年度完成了《公共用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 医疗场所用》等3项四川省强制标准和《皮革鉴别方法》等21项推荐性标准的清理工作;“牦牛绒国家标准研究与推广应用”等2个项目均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了《竹原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等7篇科技论文,申报了“一种帐蓬防雨性能试验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见证了中心科研项目建设趋于常态化;通过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测量审核、内部比对、派遣人员交流学习以及参加等多种形式培训等方式提升检验能力。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2012-2014年度“中国羽绒行业优秀检测实验室”荣誉,2016年再次通过IDFB全球循环测试,获得了该组织的持续授权认可,母体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2012-2016年在分类监管考评中连续五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I类检验机构。
(三)社会责任
我中心在《程序文件》中编制了CX18-2014《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到应急时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有专人负责,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依法与员工签订并履行用工合同及社会保险,建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制度机制。2016年组织了春季运动会、秋季拓展等职工活动,新引进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5人,全年共组织外出培训15次、内部集体培训3期,参加培训人员260余人(次),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中心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国家质检中心,积极配合大学研究生暑期实习,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纺织产品专业知识培训会、深入生产企业沟通交流、提供技术要求咨询服务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力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针对日常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到商场,建立了商场QQ交流群、微信交流群等商场公共服务平台,为大型商场开展免费巡场工作,及时发现羽绒及其制品质量问题并督促商场整改,消除质量隐患。
2016年我中心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在省质监局的组织领导下,选派得力干部2名,到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刘家庙村开展定点扶贫帮扶;先后多次深入竹河村调研,安排局自有资金60万元,改造升级供水站和沿江旅游廊道、村民便道,修建村卫生室。动员干部职工捐赠电脑及文体用品、校服、棉被、棉衣等物品500余件,发动企业及联系社会捐赠27万元,较好解决了贫困学生和村民的困难。
2016年度我中心参加了羽绒服国家监督抽查,中心人员深入到山东、福建、重庆、四川四个省市,严格按照《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进行抽样,至此已连续六年承担国抽任务,通过进一步规范抽查工作流程、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向社会公众反映出真实的产品质量信息,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和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切实履行了国家质检中心的职责职能。
中心以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创建节约型、低碳节能型、绿色环保型实验室,营造绿色环保工作氛围,激发员工低碳节能意识。编制了CX19-2014《环境保护程序》,要求合理处置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废气,有效降低噪音和粉尘,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结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系列精神为指导,以“公正检测、科学检测、诚信检测”为己任,沿着品牌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道路,认真处理好机构发展、员工成长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提高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深化中心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效益升级,推动中心自身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自觉为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作出努力和表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