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下旬,绵阳、眉山两市纤检所按照要求,选派检验人员赶赴甘肃金塔,开展国储棉轮出公证检验。3个多月来,检验小组始终坚守岗位,自觉克服工作生活困难,奋战公检一线,检验工作有序推进。
12个小时:工作时间早8点到晚8点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7点一刻起床,准备后,8点准时出发赶往库区。通往库区有一段必经之路正在施工,路况很不好,每次路过都必须小心又小心。”一名公检人员说,每天晚8点结束工作吃晚饭,节假日也不例外。
一线公检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为早日圆满完成公检任务,牺牲节假日、休假日,保持“5+2”工作模式,一坚持便是3个多月。即使再想家,也不忘职责,始终坚守公检一线。
38摄氏度:环境温度最低38度、最高爆表
“室内温度就有38度,室外更高,直接50度以上甚至爆表,工作服一整天都是湿的,好像一直待在烤箱里……”一线检验人员坦言。对于习惯了成都平原“温柔”气候条件的四川人而言,甘肃金塔高温真是猛如虎。
每天室外连续十多个小时的高温作业,检验人员体内水分、盐分大量流失,身体始终处于缺水状态,极易中暑。“为了保证工作状态好,我们都拿藿香正气液当水喝。”公检人员笑言,“多喝些淡盐水,才有力气干活。不能让自己倒下,拖累团队进度”。
180度转变:生活习惯完成从麻辣到清淡的反转
“这边的饮食太清淡了,刚开始不习惯,特别想我们四川火锅的麻辣味。”累了一天,但是没有胃口,少了“麻辣鲜香”,胃就好像罢工了。为了尽快习惯当地清淡的饮食习惯,保持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保质保量完成每日公检任务,一线公检人员积极调整状态,克服不适,巧妙的用泡菜、老干妈佐餐,从不习惯到习惯,快速完成了从麻辣向清淡的转变。
2232次:平均每天完成赤手抽样量
“我们一个工作面(组)每天的任务额度是12个批次,每个批次186包,采用‘逐包取样’的方式,平均每天赤手抓取棉样2232次。”该所一线取样人员坦言,一天下来手便红肿不堪,破皮是常事。
一个工作面由7名同志互相协作完成公检程序,取样、扫描、测水、取杂质……每一环节都很关键,都不能落下影响整体进度,必须做到快速准确、有序高效。
3个多月来,两所公检人员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纤检精神,坚守公检第一线,每日上报中纤局的公检数据及时、真实、准确,实现工作高效率、零失误。截止7月31日,已完成检验888批次、35541.887吨。